普菲斯丨吃好不如吃对!带你了解这7个饮食误区

日期:2018年10月25日 09:32

    为了健康,你恪守着关于饮食的种种箴言。但是你知道吗?那些你一直深信不疑的饮食箴言,其实很多是人们“想象”出来的理论!这些常见的饮食误区可千万不要踏入~


1
南方人吃米长得矮,
北方人吃面长得高?


    事实上,现在南北方主食差异已经没有那么明显了。


    南北方人的身高差异也不是简单的主食差异造成的。遗传基因是决定不同地区人群生理、性格特征的决定因素;地理因素、气候因素等都会影响人的体质、体型。当然,饮食因素也要考虑,但大米和白面只是饮食的一部分,不能用这一点解释南北方人的身高差异。



米、面两者整体上没有质的差别,日常选择也不必过于纠结,可以轮换、搭配着吃。


【提示】:米、面不是越白越好。色泽过白,说明精加工程度高,营养丢失较多;而且过于精细的食物会影响血糖升成指数,不利于血糖调控。


2

生吃鸡蛋更营养,

只吃蛋白更好?



    很多人都喜欢吃溏心蛋、生鸡蛋,认为这种鸡蛋更营养。但专家表示,吃生鸡有细菌感染风险。


    鸡蛋壳上有气孔,很可能受到细菌、寄生虫的感染,特别是存放时间较久时。食用生鸡蛋或是半熟蛋时可能引起细菌性中毒,没必要冒这个风险。


    而且,生鸡蛋营养不如熟蛋。生鸡蛋中有一种抗胰蛋白酶的物质,它会阻碍鸡蛋中蛋白质的吸收;再者生鸡蛋中有阻碍维生素B7吸收的成分。


    所以全熟的鸡蛋营养价值更高,更安全




蛋黄中的胆固醇含量高,因而一些减肥人士、高血脂、高血压的朋友都不敢吃。


但是蛋黄是鸡蛋的精髓,富含磷脂和胆碱,其脂肪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还含有甜菜碱、叶黄素、叶酸等营养保健成分。


胆固醇是机体合成胆汁酸、类固醇激素和维生素D等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原料,体内缺乏必要的胆固醇,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科学证据表明,适量食用蛋黄不会明显影响血清胆固醇水平,也不会成为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3

豆浆不如牛奶好?


    牛奶的蛋白质含量要比豆浆高一些,钙含量丰富,补钙效果更好;但豆浆中饱和脂肪酸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远低于牛奶,且不含胆固醇;另外,大豆中还有异黄酮、植物淄醇等有益健康的成分。


    总之,豆浆和牛奶在营养上各有所长,可以互补,大家可以根据身体需要选择。




【提醒】豆浆在煮到80℃时,因为泡沫上浮,会出现“假沸”现象,此时饮用,可能会导致皂素中毒,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出现“假沸”后,还应继续加热到100℃没有泡沫,然后再用小火煮10分钟左右,这样即可安全食用。


4

少吃盐,多加酱油调味?


    酱油是家庭必备的调味品,它能给食物提鲜、着色,有人还喜欢拿酱油当食盐用。在提倡少盐的今天,很多人觉得“少吃盐,多来点酱油,是聪明的做法”。


    其实,烹调时用了酱油又加了盐,往往会超过4克的用量,甚至可能超过一天食盐摄入上限——6克




【提示】可以用醋、葱姜蒜、柠檬汁等调味,以减少食盐用量。


5

鸡精比味精更营养?


    鸡精和鸡肉没有关系,其主要成分和味精一样,都是谷氨酸钠。部分鸡精不过是在味精的基础上加入鸡骨粉末或其浓缩抽提物等成分,并不会增加多少营养。


    关于致癌的说法,都是基于谷氨酸钠受热后会变成焦谷氨酸钠,会致癌。但目前,并没有任何研究证明其致癌性,因此可以放心食用。




【提醒】味精不宜高温加热、不宜凉拌;而且吃太多容易导致钠摄入过量。


6

  • 上一篇:中烹协:1-9月全国餐饮收入29763亿元,市场发展稳中有进
  • 下一篇:光环褪去,曾经的中部“顶流”如何翻身?
  • 鲁ICP备16042962号-1 公安备案号 37020302371387号